當新學期的鐘聲即將敲響,江蘇衛視《開學第一課》如期而至,再次以其獨特的魅力與深刻的內涵,為全國學子帶來一場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。
這堂以“新時代好少年”為主題,以生動鮮活的事跡短片、真情動人的故事講述了2025年江蘇省“新時代好少年”的先進事跡。節目開始,虛擬與現實交織的舞臺上,一群少年用科技與創意點亮了希望之光。來自南通的少年科技團隊展示了他們設計的“AI長江生態保護系統”,通過實時監測水質數據,預測污染趨勢,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母親河的清澈。那一刻,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的創新,更是一份對家園的深情守護。這些少年用代碼編寫責任,用數據承載擔當,詮釋了新時代好少年的科技素養與家國情懷。
鏡頭轉向蘇州園林,一群少年昆曲傳承人水袖輕揚,唱腔婉轉。她們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0歲,卻已經能夠將《牡丹亭》的經典選段演繹得淋漓盡致。“我們不只是學習唱腔身段,更是在守護江南文化的精神血脈。”小姑娘稚嫩而堅定的話語,讓我感受到文化傳承的重量。
最讓人感動的是無錫小姑娘任紫珺,任紫珺是無錫市蠡園中學初一年級學生。因早產和保溫箱氧中毒失去視力的任紫珺,在家人和社會的關愛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。母親辭去工作成為她的“眼睛”,學校師生給予特別關懷,共同鋪就她的成長之路。“我看不見世界,但我想讓世界看見我!”這句鏗鏘有力的宣言,成為任紫珺人生的寫照。在泳池中,她以驚人毅力刻苦訓練,奪得無錫市第13屆運動會游泳比賽兩枚金牌,并于2022年底入選江蘇省殘疾人游泳隊,朝著為國爭光的夢想奮力前行。
《開學第一課》從不是只給學生的“成長指南”,更是給每個成年人的“精神提醒”。那些少年們用行動證明,“優秀”無關年齡,而在于是否始終保持向上的姿態,是否愿意為心中的目標全力以赴。新的“開學季”,對我們而言,或許是一個新項目的啟動,或許是一次自我提升的開始,愿我們能從“新時代好少年”身上汲取力量,以更純粹的熱愛、更堅定的擔當,走好自己的“成長之路”,在平凡的崗位上,也能活出屬于成年人的“精彩答卷”。
(大浦分公司)
撰稿:楊園園
單位負責人:胡兵
校對:房金鶴
責任編輯:孫小玲